每年的年底,总会有一些报纸宣布停刊,然后又有人站出来宣布:纸媒已经死了。一个著名的句子怎么说呢,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如此平凡却又如此自信。只拿了几个普通的个案,却能自信满满地做出惊天的判断。停报是一种特定的报纸,怎样作为全名,收集概念的“纸媒介”而消失?您知道这个国家有多少纸媒体吗?你们知道每年有多少所谓的新媒体媒体死亡了吗?每一年都有数不清的饭店、企业、商店关门,暴动下关的更多,您认为传统饭店、传统企业、传统商店已经死了吗?本人不读报纸,以为人人都不读,以为读报纸的人少了传统媒体,就要死了,这种茧房短视症,幸存者偏差,得治,得治。
倒不如说,不要听信说教,而要成为那种对其他多元化的生活和传统失去想象的“装置范式”中的那个人。这一大变革、大变局、不确定的时代,新旧界限已十分模糊,新事物层出不穷,新业态层出不穷,但这些都在经受着变化的挑战。分享概念在前几年很火,现在怎么样?同车生意如此辉煌,现在怎么样?数字是一个多么激动人心的概念,今年人们开始思考数字对隐私的侵犯,被数字系统所困的人,被数字遗弃的人,被数字遗忘的受害者。数码支付曾经被视为方向和未来,传统金融曾经被鄙视,如今也正在调整。受欢迎的新鲜事物,太过新鲜,没有尝试错误和风险的挑战,一切都还在变化之中。浅薄的人会说:“传统已死”“纸媒已死”。
一名阅读(通过对话判断)新闻的孩子向一家新媒体公司的主管(后来才知道这一身份)求教。同学们表示毕业后想到传统媒体工作,希望得到一些建议。主任说:一个没落的产业你怎么会去啊,都死光了,谁看那些媒体啊。同学们说,你和我们老师不一样,我们老师说,学新闻的,有志向从事新闻的,第一份工作还是去传统媒体,那里可以打好新闻从业的基础。主任说,这样没落的地方你怎么能去,你们老师讲得不对,幸亏你遇见了我!同学说,传统媒体还是很有价值的啊,比如很多有价值的疫情报道,都是传统纸媒做的。主任:有什么价值?这是一个错觉,自我感觉很好,觉得自己很牛。要知道,改革开放之初,那个时候某石化的油厂多牛啊,都想进入这些地方,可是现在呢,股票跌得怎么样,以后可能就不用石油了,像传统媒体一样,你去做什么?到那些代表未来方向的地方去。
这个对话让我很难过,它是如此的平凡和自信。公共场合我没有掀桌子,后来找到合适的机会,把我的想法告诉那个学生。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轻易动摇,不能这样扼杀新闻理想,不能这样迷恋新闻追求。别再对传统媒体(特别是纸媒)手足无措了,媒体和新闻应该是一个专业的共同体,不分新旧,可以让新闻有地方放,用新闻推动社会进步,是新闻界的共同追求。
对传统媒体的歌颂,特别是对报纸死刑的热切追求,是个别自命不凡的所谓“新媒体人”(事实上,没有待在传统媒体中,真不能称他们为“媒体人”或“做过新闻”)的惯用伎俩,他们身上涌动着一种强烈的“杀父情结”,对孕育他们的传统母亲有着一种不知来自何处的优越感。他们看不见新媒体身上的传统基因,也看不见传统媒体的转型努力,也看不见媒体在长时期大历史时期的稳定与延续,也看不见既有新技术新平台的脆弱性,也看不见所谓的新媒体的生命周期只有几年的时间,他们对传统有着“先被取代后迅速”的憎恨,对新事物的狂热崇拜。
报业百载,广播电视百载,而互联网的应用历史只有二三十年,有些所谓的新技术、新台币、新渠道,也只有几年。这些鼠目寸光的人,观察视野不过十年,对具有数百年历史的传统媒体毫无敬意,而且在今天的信息生产和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还不敢直言,这些具有数百年历史的传统,会被刚刚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新事物所取代、颠覆和迭代,这是没有人能阻止的。
那么,报纸将会记录下每个死亡的新媒体的名字。现在移动电话上的APP,那些所谓的新媒体,各领风骚不过几年,没有一家能比他们看不起的报纸更长寿的了。几年后,我们手机里的APP将会大量更换,而今天的“新媒体”将会被新的事物颠覆和迭代――再好一点的一点,它将会在“传统化”中被传统接收,比如今天已经被传统化的门户,成为传统的一部分。而且,差劲,没有价值,就会永远死去,名存实亡。在这一进程中,经过数百年考验的传统媒体,将继续发挥稳定的作用。活生生的传统早已不再是传统,而是具有现实生命力的新事物。缺少时间考验的新玩意,再新,也很快变成了一个被放置在“死亡媒体博物馆”里的死物。
这种判断很有见地,它打破了那种盲目地以新事物为中心的意识形态,使人们不再短视,不再从历史的长时期而非眼前看新旧。一种没有自然生命的事物,之所以存在这么久,而且仍然具有生命力,说明它在时间的考验中,已具备了应对各种风险、不确定性、黑天鹅事件的坚强韧性――即塔勒布所说的“抗脆性”。电台不灭报,电视不灭报,电视也不灭报,只是几年的新科技新媒体可以反复使用经过百年考验的媒体,肤浅得可笑!
Tallb说,我们对变化的关注,远比起到重要作用而不会改变的东西多。人们对水的依赖远远大于手机,但是由于水没有变化,手机也一直在变化,所以我们很容易把手机所扮演的角色想象得比其实际意义更大。第二,由于新一代更加积极地发展技术,我们注意到他们尝试了更多的技术,但是我们忽视了这些技术的应用时间通常不长。——的确,传统媒体不会改变太多,新媒体也不会改变太多,我们很容易沉溺于这些“改变”中,高估所谓的革命和贡献,高估人们对新媒体的依赖性,忽视那些不变的、传统媒体提供的80%。媒介变革时代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新”和“变”成为“新”,人们对于稳定、恒久和传统缺乏应有的尊重,认为一切最终都会被新的东西取代。
对于那些整天唱衰传统媒体的人来说,他们很容易陷入“隐藏了新媒体失败信息”的新闻之中,盲目乐观,看不见新媒体的脆弱性,也看不见新技术在狂飙突进、算法主义没有经过实践和时间的检验,也看不见人们对新事物痴迷后的传统回归,也看不见新技术可能遇到的瓶颈。可以看到,过去几年里,算法被过分神化了,没有经过时间考验的狂妄自大使得这类技术缺乏成熟技术应有的抗脆弱性,一个负面的案例,几个伦理问题,一个致命的漏洞,可能会被打得稀里哗啦,甚至一夜间死亡。
关于传统媒体的现况,我之前在一次采访中谈到了这样一个观点:曾经让传统媒体宣称“2018年有三分之二的纸媒将停止运作,甚至集体死亡”的前媒体人士,这些所谓的预言并没有实现。事实上,与很多行业相比,传统媒体行业已经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行业,没有形成正常的退出机制。没读过也没做过新闻的媒体,应该退出,退出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其它行业的公司或者机构,一年死多少啊,媒体已经非常稳定了。再看看新媒体媒体,那些从事内容创业的,去算一算,每年死的就多了,风光的就少了几个,大部分都是默默无闻的生死与共。这样的消亡,并不是作为一种形式在新媒体中反复出现,而是自己进行优胜劣汰的调整,从而使自己更具抗脆弱性。
报不会死,传统媒体也不会死,存在了几百年的,还有几百年!所谓的新媒体只有几年的生命周期,而他们的生命周期大概也就几年。新闻性是社会的思潮,具有新闻生产能力的传统媒体不会消亡,活生生的报纸,会记录每一种死亡的新媒体。
声明:未经「祈际网络」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www.qjiwangluo.com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 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祈际网络一站式网络营销服务平台专注提供软文推广营销、新闻稿发布、品牌口碑营销、网络营销策划、整合营销推广、小红书推广、搜索优化、网络公关危机处理、媒体邀约、微博营销、微信营销、新媒体营销、视频推广、报纸刊登、央视广告投放、海外发稿等推广服务;如需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祈际网络官网。(http://www.qjiwangluo.com)。